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学研究 >

文章详细

北晨老师谈高考:2017高考语文,我们温柔以待

胡美玲谷春雨

“老师,超简单,我觉得自己都会。”语文考试落幕,158班一个女孩儿走出考场后对着我兴奋地说。一颗悬着的心总算落地,还好,还好,一个孩子的兴奋虽不能道出全体的喜悦,但最起码说明试题出的比较“温柔“,没有偏题怪题让孩子们手足无措。

本来今年高考语文做了大改革,实用类文本和文学类文本从选考题变为必考题,不少孩子担心,题量的增加对阅读速度和解题速度要求更高。不过现在看来只是虚惊一场,我问了几个学生,他们普遍认为,这次语文考试的时间比较充裕,相对此前备考、模拟考难度不大,总体感觉比较轻松。

在得知试题的基本概貌后,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考纲的确是备考的“指挥棒”啊!今年考纲里实用类文本阅读出现了一个细微的变化,那就是“新闻”悄悄地排到了“传记”的前面,传记阅读是近几年的热点,近几年高考备考过程中,面对大阅读的选作模式,有的学校甚至完全舍弃小说而去专攻传记,大部分考生高考时也都选作传记阅读,今年选作改革为两篇必做,按理说对传记阅读的霸主地位也无多大影响,但考纲的细微变动对有心人来说却意味深长,果不其然,考纲里排位在传记前面的新闻成了今年高考试题的“新宠”,我暗自庆幸,还好跟孩子们强调了考纲的变化,在复习时为新闻阅读添了几把火,考纲的指挥作用不容小觑啊。

从改革的角度看,今年语文试题增加了14分的客观题。其实,这样的改革有助于拉开差距。它不仅仅是更强调我们的阅读能力,也同时更强调孩子们的思辨能力。因为有60分的作文,有些地方可能有70分的作文,他的区别度一直是受大家的质疑,但是很明显这次导向是在增加它的区别,增加客观题就是增加区别。看来,在今后的备考工作中,语文老师们在这方面要加足马力了。

说语文试题,就绕不开作文,从宏观的角度看,语文,历来是高考中综合性最强、关注度最高、影响面最大的考试。尤其是作文命题,虽然考的是考生,但也往往引发社会的广泛讨论与深入思考。今年高考语文全国三套试卷的作文题型都与往年不同,一改过去由学生自己拟题目、文体不限的形式。内容不仅有热点话题,还有弘扬传统文化,同时还把高考恢复4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增加到考试中。

    就拿全国Ⅰ卷的作文来看。作文要求考生先要选“标签”,材料提供了有限制的12个与中国有关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考生也都比较熟悉,有“传统与现代”“城市与乡村”“新与旧”“正面与负面”等多重关系,同时这些关键词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科技”等方面,可以任意进行排列组合,但是需要考生明确所选三个关键词之间的“有机关联”,这是本道作文题目审题立意的关键,此处要求正是新考纲对“思维品质”考查的具体体现。

可见,在作文备考中,平时不能只是背范文,或按老套路出牌,作文的成败要看考生的语文实际水平,要看他临场的发挥,更要看他胸中有无大思想大沟壑,或者说有无对人生对国家对社会的大热情。
  现在高考已经是向这个方向的改革去努力,从不同的角度,综合的把学生的能力测试出来,使之在高考中得到一种展现,看考生能不能在现实的语境里面,现实的环境里面运用知识,体现自己的综合素质。考生要深思,语文老师更要深思。

下面附一篇“董一菲诗意语文”工作室的老师,针对今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的作文命题创作的一篇“下水”作文,让我们一起来品高考,赏文化。

慢慢来,享受吧!

我的朋友:

那日收到你的信,你说你向往中国,你说那是一方神奇的土地,那里的文化让生长在异国的你欣羡无比。你尤其感兴趣我们中国的京剧和美食,让我给你介绍。你说你现在已经中了中国的“魔”,恨不得马上就来……

我们的文化能被外国友人喜欢,作为一个中国人,我非常自豪。同时,我也由衷的欢迎你的到来。但是我想告诉你,慢慢来,不要急,这是感受和欣赏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要义。因为写意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最主要特征,而这“意”又往往出于细节,成于不躁。

胡琴咿呀,余韵悠长,京剧演员粉墨登场。一笑一颦,一式一招,一段唱腔,一句念白,一个跺脚,一个转身,都清清楚楚,精细到极致。我们这里有句俗语“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用在京剧表演上是最合适的。眉头一皱,水袖一挥,掩面即哭泣,扬鞭是策马,三五步之内便可行遍天下,六七人一起便是百万雄兵——这些细节成就了京剧的大写意,看似容易的动作背后是演员们无数次的练习、无数次的打磨。很多人穷其一生也只是个龙套,那些舞台之上获得无数掌声与喝彩声的“角儿”更是要付出几倍于人的汗水与心血。

至于舌尖上的中国美食,更是远播海内外,成为我们国人的骄傲。你说你上次来中国旅游,一到中国立刻被美食征服。你让我给你找些中国菜谱,想依着去做。中国美食好吃,但做起来就没那么简单了。因为我们中国美食也是写意的。中国菜谱里常见“适量”、“文火”一类用语,“适量”到底是多少?“文火”是多少度?这些都要厨师根据自己的经验把握。当然,中国美食里也有精准细腻的地方,一只鸭子片多少片儿肉,一份儿千张出多少丝,一锅汤要熬煮多久,在一个好厨师那里,这些又都是丝毫不能差的。

一个优秀的京剧演员,或者一个优秀的厨师,都需要时间,更需要精益求精的态度。等你来了中国,你会发现,我们很多传统行业,都有一些努力不懈的人,他们本着一种“工匠精神”,耐得住时间,耐得住寂寞,最终把自己的行当做到极致——这也正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长盛不衰的原因……

我的朋友,我期待着你的到来。到时我带你品美食,赏京剧,慢慢享受我们的中华文化!

   此致

敬礼                          你的中国朋友XX X

                                                       2017年6月8日 

640.webp.jpg

 

胡美玲:涿鹿北晨学校优秀语文教师,优秀班主任,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曾获张家口市中学教师语文说课评比活动一等奖,河北省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张家口市、涿鹿县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涿鹿县先进教育工作者。

  意料之外  情理之中

——浅析2017年高考全国I卷作文 

    谷春雨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年一度的高考再次落下帷幕,今年全国I卷作文使考生及一线语文教师深感“意料之外而情理之中”。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据近期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命题意图】

高考是全国性选拔人才的考试,故高考作文既要求考生能够准确、得体地使用汉语言表情达理,又以“由文见德”的方式,考察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及国际化的时代背景下,2017年全国I卷作文由“中国关键词”切入,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生活、民族文化,进而以“民族心”“爱国情”及理性思辨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在讲述中,提高自我的民族自信心,推进华夏民族的国际化。

此作文题将语文学习与价值观树立有机结合,充分体现了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考察。近年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功利化学习现象愈演愈烈,该题有助于对此进行纠偏,也为即将深度进行的高考改革引来一汪沁人心脾的清泉。

【材料解析】

作文材料缘起于“一带一路”论坛期间,央视对在华留学生的一则新闻访谈。在采访中,各国在华留学生向观众介绍自己所认识到的中国,其中包含了“长城”“大熊猫”“共享单车”等关键词。全国I卷在命题时,将这些词概括为“中国关键词”,便有了这道令考生及教师感叹“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作文题。

斟酌、组合这些关键词发现,“一带一路”与“空气污染”代表了经济发展中的机遇与问题;“长城”与“京剧”代表了中国特色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中华美食”与“食品安全”代表了享用与警示;“美丽乡村”与“高铁”“移动支付”代表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

选取材料中不同的关键词进行组合,可以有不同的含义指向,这样的新材料恰恰为多元化角度作文提供了实现基础。同时,此种新材料作文使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到体现,为学生个性化作文提供空间,也防止学生套作、宿构。

【审题立意】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由作文要求来看,考题所需考生完成的任务更加明晰。除以往惯有的文体、题目、字数等常规要求外,今年的作文题依然继承了2015年及2016年全国卷出现的任务驱动指令式要求。

第一,在关键词选取的数量上有所要求,并不是单一选择,也不是三个以上无限制选择。若是单一性的选择,考生多数可能会选取某一关键词作为作文的话题,如此考题便被转换为最初的话题作文,失去其价值。若是无限制选择,易出现作文内容着眼点过宽,泛泛而论,文章陷入“假”“大”“空”之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既可避免单一性选择的局限,又可“化大为小”,引导考生选择属于自己的一扇窗,驻足欣赏窗外美丽的风景。

第二,根据指令完成目的性任务。题目中要求考生通过作文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这便明确了写作的预想效果。考生需注意此项指令规定了受众的国籍、年龄段,那么所选取的关键词必须是符合受众心理需求的。同时,所选关键词及写作内容又需能够代表中国文化。考生需在作文中融入自己浓厚的情感和理性的思辨,才可使外国青年深切地感受到“中国味道”。

第三,所选关键词之间需有机关联。考题的此项要求促使考生在作答时,必须进行思辨,理清所选关键词之间的关系,进而确定立意方向。考生要做到思考、权衡、选择,这也是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命脉。

考生从关键词的有机关联入手,选取两三个关键词组合。可采用同类式、对比式、主题式等方式进行组合。

1.同类式组合

同类式组合是将具有相同性质或含义性共同指向某一面的关键词进行组合的方式。例如:大熊猫、长城、京剧,无论是国宝生物、建筑奇迹还是艺术国粹,它们都是代表中国特色的专属符号。考生可据此立意,抒发民族自豪感,阐述对中国特色文化事物鉴赏、保护等方面的思考。

2.对比式组合

对比式组合是将在意义上具有相对或逻辑关系上具有相反的关键词进行组合的方式。例如:中华美食与食品安全,前者带来一种轻松、美好的生活享受,是每个人理想中最初幸福的方向;后者则给人一种略显沉重的紧迫感,是生活中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情况。考生可从对中华美食令人开心及食品安全令人忧心或如何安心的角度进行立意作文。

3.主题式组合

主题式组合是把主题相关联的关键词进行组合的方式。例如:广场舞、美丽乡村可按照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主题进行组合。乡村是传统文化的代言者,而今时代进步、文化发展,构建美丽乡村的路途上,广场舞正是一朵火红的萨日朗。考生可从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融合中的继承与发展的角度立意作文。

综上所述,高考作文在审题立意环节做出重大调整,不再设置过多障碍,如此,考生便不会在作文第一环节就被打下阵来,且体现了考生的主体性地位。命题内容越来越贴近考生的生活,由生活中小的着眼点切入,以小见大,以多种形式,引导考生“以我手写我心”、抒真情、探真理,做到有话可说,打破套作、宿构。

以上是笔者有关2017年高考全国I卷作文的一些浅陋的看法,欢迎各位批评指正。

 

640.webp-(1).jpg

谷春雨,大学本科学历,中共党员,涿鹿县北晨学校优秀青年教师、优秀班主任。在2016年高考中,所带班级本科上线率位居同系列班级第一,任教班级语文学科成绩位居同系列班级第一,获“张家口市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张家口市师德论文比赛二等奖获得者。涿鹿县首届“人才杯”绿色课堂比赛一等奖获得者。所参与的教育部中国智慧教育督导“十三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乐中学,学中乐——打造高中语文快乐课堂策略探究”获科研成果一等奖。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