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关于教育事业的论述
一、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
(一)改革的要求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要在充分论证搞好顶层设计的基础上,试点先行,分步实施,有序推进。
(二)总目标
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
二、教育的重要意义
1、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2、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
3、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
三、教师的重要作用
1、教师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职业之一,也是最伟大、最神圣的职业之一。
2、“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
3、正所谓“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
4、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
5、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6、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7、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8、“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
四、怎样才能成为好教师
第一、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
1、陶行知先生说,教师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2、正确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
3、唐代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是第一位的。
一个老师,如果只知道“授业”、“解惑”而不“传道”,不能说这个老师是完全称职的,充其量只能是“经师”、“句读之师”,而非“人师”了。古人云:“经师易求,人师难得。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
4、好教师理想信念的基石。我们的教育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党和人民需要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好老师的理想信念应该以这一要求为基准。
5、广大教师要用好课堂讲坛,用好校园阵地。用自己的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地浸润学生们的心田、转化为日常行为。
第二、做好教师,要有道德情操
老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老师的学识和能力,更离不开老师为人处世、于国于民、于公于私所持的价值观。“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是深厚的知识修养和文化品位的体现。
第三、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
老师自古就被称为“智者”。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国外有教育家说过:“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过去讲,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现在看,这个要求已经不够了,应该是要有一潭水。陶行知先生说:“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这就要求老师始终处于学习状态,站在知识发展前沿,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不断充实、拓展、提高自己。
第四、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
1、教育是一门 “ 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教育风格可以各显身手,但爱是永恒的主题。爱心是学生打开知识之门、启迪心智的开始,爱心能够滋润浇开学生美丽的心灵之花。老师的爱,既包括爱岗位、爱学生,也包括爱一切美好的事物。
2、好老师的眼神应该是慈爱、友善、温情的,透着智慧、透着真情。好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应该是充满爱心和信任的,在严爱相济的前提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3、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和贴心人。
4、有爱才有责任。好老师应该懂得,选择当老师就选择了责任,就要尽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并把这种责任体现到平凡、普通、细微的教学管理之中。
5、老师还要具有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的品质。离开了尊重、理解、宽容同样谈不上教育。“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也多术,就是要求老师具有尊重、理解、宽容的品质。受到尊重、得到理解、得到宽容,是每一个人在人生各阶段都不可缺少的心理需要,儿童和青少年更是如此。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老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性格爱好、脾气秉性、兴趣特长、家庭情况、学习状况不一的学生,必须精心加以引导和培育。
6、好老师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教学管理实践中、在教育改革中锻炼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