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
涿鹿北晨学校高中部高效课堂评价方案
一.高效课堂为什么要评价?
评价是高效课堂的引领、是高效课堂的法宝。要使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能长期的保持“善于交流,乐于展示,勇于点评,敢于质疑”的积极状态,就必须要做好评价工作。
高效课堂强调以人为本尊重学生,所以课堂中的评价以赏识激励为主,提醒敦促为辅。
学生学习评价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手段之一,好的评价可以开启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智,产生愉悦的学习情绪,引发向上的学习动力,建立足够的学习自信;学生学习评价是一种必备的教学艺术,好的评价可以使学生变无视自我为认识自我,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变消极无为为积极进取,变自发萌动为自觉进步。好的评价也许会让学生铭刻在心,时刻磨砺,成就终生,并把你对他的尊重变为他对你的敬重。
二.高效课堂评价什么,如何评价?怎样评价?
(一)高效课堂学生导学案的评价
高中部教师必须提前收判学生的导学案,判后给出学生A、B、C三个等级:
A级:导学案书写工整,答题规范,态度端正,完成率都在90%以上,给4—5分。
B级:导学案书写较工整,答题较规范,态度较端正,完成率在70%—90%,给2—3分。
C级:导学案书写欠工整,答题不够规范,态度较不端正,完成率在70%以下,给0—1分。
此项成绩最高分为5分,由老师在第一次批改导学案时评定,由小组长登记分数。
(二) 高效课堂评价细则
1. 自习课要求做到“三零”。
自习课三零一常:① 零抬头 ② 零说话 ③ 零出入 ④ 自习老师下讲台常查,做不到的,每出现1人次扣0.5分。
2.自习课出现不学习、玩、说笑、大闹、看闲书等现象,每人次扣0.5分。
3.课堂正课:
① 探究时,不参与讨论、低头玩或说笑、无所事事等现象每人次扣0.5分。
② 展示时,前后黑板出现打闹、说笑等没及时进入状态的每人次扣0.5分。
③ 点评时:对不面向点评老师或同学倾听、低头、玩、说话、无所事事等现象每人次扣0.5分。
(三)高效课堂课堂展示的评价
1.口头展示:
声音洪亮、语言精练、规范,正确率高。加4—5分。
不够大方、声音不够洪亮、语言欠精练、规范,正确率稍差,需要其他同学补充。加2—3分。
2.笔头展示:
板书工整、正确,恰当使用彩色粉笔,突出重难点,并有知识的链接和拓展。加4—5分。板书欠工整、欠正确,使用彩色粉笔不恰当,知识的链接和拓展不多或没有。加2—3分。
(四)高效课堂课堂点评的评价
① 声音洪亮、语言精练,讲出知识的来龙去脉,有丰富的知识底蕴,恰当,准确的举一反三,并有知识的链接和拓展。主动提出问题、敢于质疑、能调动学生辩论重难点,使质疑,点评的过程真正成为求知的过程。点评姿势正确(三分之一面向黑板,三分之二面向学生)体态自然。并能准确使用专业用语。加4—5分。
② 声音不够洪亮、语言不够精练,讲知识的来龙去脉模糊,知识底蕴不够或说讨论准备不充分,不能恰当,准确的举一反三,知识的链接和拓展的不够。不主动提出问题、不敢于质疑、不能调动学生辩论重难点,使质疑,点评的过程不够精彩。加2—3分。
学科班长及时打分当堂总结。
③ 对于能积极主动的提出质疑的学生加1—3分。
④ 能正确的分析问题并能解决问题的学生的再加3—5分。
⑤ 对学生提出的疑问和不同见解,能进行正确的解答和评析的,加5分。
⑥ 给个人加分的既加给个人同时也给小组加同样的分。(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⑦ 本项评分最高分为不确定。由学科班长和教师把握。
个人和小组得分无论多少一律按照1—9排名次,以确保公平,公正。
(五)高校课堂学生评价具体操作
1.采用日评、周评和月评;
2.坚持周公示、月总结、半学期表彰奖励;
3.个人实行扣分,小组实行加分
涿鹿北晨学校高中部教师高效课堂评价表
作课教师 作课时间 作课班级
评价内容 | 权重 | 评价指标 | 等级(分值) | 得分 | ||||
A | B | C | D | |||||
教学目标 | 10% | 目标设置:教师“导”的思路清晰,学生“学”的目标明确。 层次划分:知识与技能的达成目标,过程与方法的揭示目标,情感与态度的孕育目标,能力与素质的发展目标。 | 10 | 8 | 6 | 4 | ||
教学内容 | 10% | 内容选择:教学容量适度,重难点把握准确。 呈现方式:能有效地整合三维目标,突出能力培养。 |
10
|
8
|
6
|
4
| ||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 5% | 讨论:分组合作,讨论解疑。以导学案为载体,安排学生讨论交流,勾画圈点,合作共赢。 | 5 | 4 | 3 | 2 | ||
10% | 展示:小组通过讨论交流,把自己构建的知识网络或提炼的典型解题思路,分块展示到黑板上。 |
10
|
8
|
6
|
4
| |||
15% | 点评质疑:一名同学点评,其他同学质疑补充,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直奔问题,点深点透。教师归纳要语言精练,针对展示点评情况科学评价各小组,激励到位。 | 15 | 12 | 9 | 6 | |||
教学效果 | 10% | 课堂容量要大,学生思维积极主动、慎密有效,课堂练习要有梯度、切实达到巩固新知的效果。 | 10 | 8 | 6 | 4 | ||
5% | 学生在学习知识中有积极的情感体验,表现为好学、乐学、会学有关知识,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 5 | 4 | 3 | 2 | |||
10% | 学生认真参与课堂教学评价活动,积极思维,敢于表达和质疑,能及时反馈练习,教学目标达成率高。 | 10 | 8 | 6 | 4 | |||
教师素养 | 10% | 导学案设计规范合理,应用适时适度,真正起导和引领作用。 | 10 | 8 | 6 | 4 | ||
5% | 有较为丰富的组织和协调能力,有课改创新精神,有独特良好的教学风格。 | 5 | 4 | 3 | 2 | |||
5% | 教学语言准确、精炼,有感染力,使用普通话,书写和画图能力较强,板书工整、合理。 | 5 | 4 | 3 | 2 | |||
5% | 师生互动:师生要有激情,课堂气氛要和谐,能愉快的获得新知。 | 5 | 4 | 3 | 2 | |||
合计得分: | ||||||||
总体评价 | 改进建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