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
起始于辛劳,收结于平淡—优秀教师陶建平心语
时间飞逝,十几年如一日,不经意间我已被贴上中年教师的标签,很荣幸又升了一级!岁月除了催人老,更让我有了收获。
回想二十年前,我刚刚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真像是无头的苍蝇,不知如何写一份合格的教案,不知如何上好一节高质量的课。每天向老教师请教成了我的必修课,每天至少听一节课也是我的必修课。慢慢地,我逐步从一个年轻教师成长为成熟型教师,然后担任了班主任,一任就是14年了,当然这14年来,我也是逐步成长起来的,感谢校领导给我的机会,也感谢那些老班主任们对我的指导和帮助,我一直心怀感激。可是,学到的那些教育理念和方式到了今天感觉又有些不够用了。尤其是近两年互联网、移动通讯、智能机器等的出现,让我们不得不继续学习。我刚学会了微信,人家又玩起了抖音,总是感觉社会发展太快了。而学生就是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所以说对于我们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社会变了,学生变了,家长变了,这和我刚担任班主任时已大有不同了。但可也有一点永远不能变,就是对学生的爱心和责任。
我是一位平凡的老师,也是一位平凡的班主任,没有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事迹,但这些年来,为了那义不容辞的责任,我饱尝了酸甜苦辣的滋味,却无怨无悔,谁让我们当初选择了这一行业呢!
“起始于辛劳,收结于平淡”,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人生写照。也许是年龄的原因,或是工龄的原因,我越来越欣赏周小春老师说过的一句话——你播下的种子不会个个都长成参天大树,但只要有一棵发了芽,你所做的一切都有意义。
“安心去做,功德无量”,这句话几乎成为我近几年拨开云雾、坚定向前的力量之源。每当我面对学生胡搅蛮缠,三观尽毁,又或者发现问题束手无策、万念俱灰时,它总能让我意识到我的价值所在,也总能让我冷静下来接受现实。接受教育不是万能的,接受教育过程的长期性,接受教育结果的不确定性。于是,我可以更加坦然地面对和爱护我的学生,并以我微薄之力,给学生一片可以生根、发芽的土壤,贫瘠就贫瘠点儿吧,也是我尽力所为,渐渐懂得了“教育是一个慢过程”的真谛。只要我做到育在当下,不忘初心,问心无愧就好!我想,有了这样的心态,教育者不着急,不纠结,也才能真正给学生更大的成长空间吧。
看着又一批年轻教师走进北晨,我想告诉他们:我们也曾跟你们一样,而你们也将跟我们一样成长,成熟。你们精力充沛,充满热情,有强烈的求知欲;你们悟性高,对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领悟快;你们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方面都比我们要强得多。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老教师去学习的地方。
所以让我们相互学习,提升自我,为北晨的发展,为中国教育的腾飞,共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