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
中学生学习心理的一般特点
一、主要生理特点与心理特点
(一)主要生理特点
讲述:生理特点是心理特点的物质基础。从对学生学习规律研究的需要考虑,这里只分析学生脑生理的特点。人从成胎到成人,脑生理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其中有两个猛长阶段(即所谓的高峰期)。第一高峰期由成胎到两岁是婴儿期,第二高峰期由九岁到十六岁。中学阶段正处于人的第二成长高峰期,在第二高峰期间可达到人脑总重量的96%,因此中学阶段学生基本上已完成了脑生理的发育,这是中学各学科教学重要的物质基础。但中学时期脑发育尚未最后完成,显得还很脆弱,脑神经细胞还很容易疲劳,这就给教学过程的设计提出了心理学的限度和要求。
(二)主要心理特点
讲述:心理发展既有年龄特征的局限,又有质变的飞跃,即心理发展上存在关键年龄期,其中中学阶段一般说来是思维发展的转折期,即思维开始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是处于逻辑思维新的起点上。高中阶段一般说来则是个性心理特征的基本定型期。
二、学习动机和兴趣的特点
讲述:初中学生比起小学生来,学习兴趣的范围大大扩展了,这为我们培养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了良好的心理条件和可能性。与此同时,初中学生同时还出现了兴趣的分化和选择。研究结果表明,分化和选择的直接原因主要是教师的因素和学习成绩的影响,这时往往还限于直接兴趣的水平。因此,在初中教学时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要有具体性和实用性,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更多地通过演示实验和联系生活来实现。高中学生比起初中学生来,他们的学习兴趣更加集中,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同时在起作用,其最大特点是兴趣与目标开始有了联系,相比而言,间接兴趣起更大的作用,因而动机、兴趣趋于稳定。在高中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更要重视间接兴趣的作用,适当揭示教学的哲理性和方法论,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训练学生的思维。
三、情感、意志的特点
(一)情感特点
讲述:中学生的情绪特点是充沛热情,容易动感情,情感反应较强烈,易受感染。但情绪转移也较快,特别是初中学生的情感,往往带有明显的两极性——极端热情与极端冷淡,常常出现逆反心理。高中时情感逐渐趋向深刻稳定,自我控制能力有所提高,但多数情况下,还比较肤浅和不够成熟,遇到挫折仍易产生消极情感。
(二)意志特点
讲述:意志的产生与形成是以认识和情感为前提的。初中学生意志形成的过程中,情感因素显得更为突出,而高中学生意志形成的过程中,认识因素更突出,因此,正确的引导对于高中学生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四、思维、认识过程发展的特点
讲述:儿童、青少年学生的思维、认识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是婴儿期——直观行动思维阶段;第二是幼儿期——具体形象思维阶段;第三是小学初中期——形象—抽象思维阶段;第四是高中以后期——抽象逻辑思维阶段。这种划分当然只是就一般情况而言的,超常或弱智等特殊情况另当别论。由此可见,初中时期属于经验型的抽象逻辑思维阶段,高中阶段则属于初步理论型的抽象逻辑思维阶段。
上一篇: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下一篇:家长和老师“搞好关系”的五大诀窍